热
烈
祝
贺
2024年10月30日,枣庄市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暨小学课程改革学术研讨会召开,滕州市书院小学获评枣庄市小学课程建设实践与研究先进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山东省“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六声”教育推动“五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校以“六声”教育为实践载体,以“五育融合”为育人导向,用“六声”奏响育人进行曲,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环节,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营造人人为育人之人、时时为育人之机、处处为育人之地的浓厚氛围,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链,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长期以来,我校以阅读引领,形成了“人人有书读,班班有书声,师生伴成长,亲子共分享”的读书氛围;以汉字育德,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充分展现中国书法的艺术魅力;以歌声出彩,让嘹亮的歌声飘荡在校园每个角落;以语言提升思辨力,用热烈的辩论点燃知识的火种,让孩子们在语言的碰撞中深入交流,在争论中成熟;以运动健魄,让孩子们在运动中成长,在挑战中坚强,用呐喊声激发出无限力量,让幸福而愉快的笑声充盈整个校园!
家校共育,打造居家学习微体验课程
我校积极探索实践居家学习微课程体系,开展“亲子共探究,快乐共成长”假期专题、“智慧父母大课堂”等家长培训课程,促进了学校课程和家校共育课程全面升级,也更好地提升了家校共育的成果。
社会实践,开发基地研学活动课程
我校遵循知行合一的课程育人理念,开发系列基地研学活动课程,帮助学生在行中学、在学中知,用脚步去丈量世界,用心去感知远方。
五育并举,实施幼小衔接“引桥”课程
我校与实验幼儿园建立幼小衔接共同体,紧密围绕“找准教学衔接点,延伸课堂成长线”主题,将课程、教育、教学有机衔接,通过主题鲜明、形式灵活的“一周引桥课程”,为学生搭建由幼儿园到小学的桥梁,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幼小无缝衔接。
资源整合,构建新书院“读写+”课程
学校深入挖掘“读”与“写”的内涵,开展“经典诵读”“海量阅读”“生活化写作”等“读写+”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依托街区,开发服务性劳动课程
我校对周边丰富的社会街区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出系列化的服务性劳动课程体系,让学生劳动教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增加了学生劳动实践内容,拓宽了学生的实践空间,增强了他们劳动知识与技能的社会化程度。
服务性劳动教育实践
重视养成,规范日常行为习惯课程
我校非常重视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每日入校、每日课间、每日路队、每日出操、礼仪课程、校史课程等学生日常行为课程,旨在培养书院学子成为具有传统美德、国际视野的“书·礼”好少年!
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六声教育渗透在校园生活各环节,延伸到学生发展各方面,切实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努力构建具有书院特色的“和韵六声”校园,用最美的姿态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