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眼中的书院小学
善风多美,书院多箴!
历经七百余年风雨洗礼的书院小学,是滕州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是“性善”、“善国”与“善城”的文化纽带,是滕州教育创新发展的前沿阵地,更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摇篮。
回首往昔,元代书院的琅琅书声犹在耳畔,如今校园的六声和韵亦悠扬绵长;“槐市”遗风代代相传,“书·礼”文化推陈出新,孕育出无数“善城善教”的动人篇章。
媒体的镜头,定格下书院小学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教育盛景;每一篇报道,都是时代赋予的生动注脚;每一次关注,都是文化传承的有力接力。而这其中,更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的辛勤耕耘与智慧沉淀。
让我们循着媒体的视角,共同探寻书院小学发展的强劲脉搏;以文字为舟,以灵感为帆,携手书写更多教育华章。愿“媒体眼中的书院小学”系列报道,如璀璨星火,跨越时空,以七百年教育智慧照亮求知之路,让“善”文化的明灯,永远映照教育者的赤诚初心。
让媒体眼中的书院小学更美!
文章刊登在4月22日《滕州日报》综合第三版
2025年4月16日至19日,山东省第十一届泰山杯教育管理高层论坛在济宁隆重举行。滕州市书院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解洪涛应邀参加本次会议。
4月18日下午解校长作了《劳动,让每一个生命精彩》专题报告。解校长结合书院小学劳动课程的成功实践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与分享:作为一所有着七百余年历史与优秀办学传统的滕州市书院小学,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活书院”。学校让书院精神与教育家精神成功结合,通过文化引领与课程构建让他们在历史传承、价值内核、实践路径上相互滋养、共同发展,不断推动学校教育创新发展。“五育并举,全面育人;劳动赋能,助力成长。”滕州书院人在新的世纪与新的征程里又开始着新的劳动教育实践与创新,融合校内外资源,学校构建出以“书礼文化”为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家—校—社—企业”四位一体的大教育格局,劳动课程让百年书院开始续写新的教育故事,也让每一个书院学子都呈现出不一样的生命精彩。
学校开足开齐劳动课程,积极探索居家劳动微课程体系,组织开展社区服务和义工劳动,真正布好了劳动课程的“一盘棋”;学校处在富有地域特色的书院街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具有丰富的经营性资源,学校把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作为校外劳动基地,开发出系列化的服务性劳动课程体系,织就了劳动课程资源的“一张网”;学校将服务性劳动实践课程分为三段式五环节的“3+1”机制,力保劳动课程实施“一条链”;注重过程性评价,采取多元化、多样化评价,灵活运用结果性评价,凝聚劳动教育多元评价的“一股绳”。成功举办“校外场域课程开发与实施”课程研讨会,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铸就劳动课程建设的“一面旗”。
— END —
识别二维码关注
滕州市书院小学
微信公众号
第775期
图文编辑|张鹏
初审|张 鹏
复审|杨仲东
终审|解洪涛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